進階設定
點擊『大腦』圖示來執行進階設定是 PHD 老用戶所熟知的功能, PHD2 有許多參數可用來優化導星效能, 雖然這裡稱為 "進階" 設定, 但並不代表這些設定就難以理解, 你應該不致於對探討其內容敬而遠之才是, 設定表格內的所有欄位都有更詳細描述每個欄位的訊息視窗來輔助設定, 只要把滑鼠移動到欄位上, 相關的訊息就會顯示出來, 絕大多數的情況下, 這個訊息就已經提供了足夠訊息讓你瞭解如何做設定; 由於有許多的設定參數, PHD2 進階設定對話框把近似的功能分門別類成不同的書籤頁, 所有書籤列最底下都有 『確定』與『取消』兩個共同按鈕, 點擊『確定』來套用並讓表格中所有欄位即刻生效, 點擊『取消』按鈕則會取消對這個表格的所有異動。
整體標籤頁
相機標籤頁
導星標籤頁
導星演算法標籤頁
其他設備標籤頁
整體標籤頁

"整體" 標籤頁中的所有設定項都有相對應的設定秘訣說明, 以下為其扼要說明:
- "語言" - 決定 PHD2 使用者介面的語系, 更改這個項目需要重啟程式後才會生效;
- "重置設定組態" - 將所有設定值回復到 PHD2 的初始值;
- "重置不再詢問訊息" - 若之前有修該不再顯示詢問訊息, 這個設定用來回復顯示警告訊息;
- "影像記錄格式" - 當啟用星點影像記錄時, 指定儲存影像的檔案格式, 如果你開啟這個功能的目的是為了產生做為除錯時的輔助文件, 建議使用 Raw FITS 影像格式;
- "僅赤經抖動" - 當使用透過 PHD2 伺服器介面控制拍攝的軟體時, 設定僅在赤經軸上作抖動 (dithering);
- "抖動大小" - 用來調整供拍攝軟體使用的最大抖動量倍數值. 請參考 抖動的運作
- "日誌檔案儲存位置" - 指定 PHD2 儲存導星及除錯日誌的儲存目錄路徑
相機標籤頁

"相機" 標籤頁內的設定項如下:
- "降躁" - 設定用以處理導星相機即使使用暗場後仍然存在的躁點的方法, 可以選擇 None, 2x2 mean 或 3x3 median, 2x2 mean
及 3x3 median 都可以有效地降低躁點, 3x3 median 在移除熱躁上特別有效, 可以提昇導星的精準度; 但建立壞點影像庫在使用亮度較低的導星星體時會是較佳的選擇;
- "延遲" - 在兩次導星中間插入一段延遲時間, 如果指定的曝光時間非常短, 而不想讓赤道儀或相機連線流量過載的話, 可利用這個參數來緩解此狀況;
- "自動曝光" - 這幾個參數用來控制自動曝光時間:
- 最短曝光時間 - 最短曝光時間, 即使是導星星體的訊躁比 (SNR)值 高於標的的訊躁比值時, PHD2 也不會設定短於此數值的曝光時間, 如果最短曝光時間設得太小, 你就得賭一睹視寧度所引發的影響是否會讓導星效能降低, 使用 AO 者因為通常需要做快速而小量的修正, 因此通常會將此數值設低;
- 最常曝光時間 - 最常曝光時間, 在選擇導星星體前, PHD2 會將曝光時間設定為最長曝光時間, 選擇導星星體後, PHD2 會逐步降低曝光時間直到達到所要的訊躁比為止;
- 標的 SNR - 此數值是 PHD2 調整曝光時間所要達到的平均訊躁比值, 訊躁比在每幅經由固定曝光時間所拍攝的影像中可能都不一樣, 所以你必須要算一下此目標訊躁比值, PHD2 會將訊躁比低於 3.0 的影像丟棄, 預設的訊躁比值 6.0 大致上可以提供避免 SNR 低於 3.0 的變動容許度, 如在 "基礎使用" 章節中所描述的, 這個地方所述的 SNR 與測光計所指的訊躁比僅近似而已, 實際上並不完全相同。
- "像素大小" - 導星相機的像素大小 (單位=微米), 這是 PHD2
實際用來計算導星影像大小的第二個參數, 此數值會在導星狀態顯示中轉換為角秒 (arc-seconds) , 另一個相關的參數是為於 『導星』
標籤頁中的導星鏡的焦長, 請參考你的導星相機文件來設定這個數值, 如果你的導星相機像素大小不是正方形, 請填入長寬的平均值,
像素大小並不會影響導星的精準度, 因此少量的誤差不會對結果有太大的影響。
- "相機增益" - 設定支援此參數的導星相機之增益值, 降低這個參數可以降低躁值或讓選用亮度較高但不過飽和(不會太亮)的星星當導星星體;
- "當相機在幾秒內沒回應就中斷連接" - 有時候相機發生故障, 或常常因為 USB 連線發生問題時, 相機不回傳影像給 PHD2, 這樣會讓 PHD2 處於當機的狀態, 這個參數讓 PHD2 在預期曝光時間結束後等待相機回應若干時間, 如果相機沒有回應的話就會切斷與相機間的連線; 例如, 設定曝光時間為兩秒, 此設定值為五秒表示 PHD2 送出開始曝光訊號後, 會等待 7 秒, 若相機在此時間內沒有回應, PHD2 會終止運作、切斷與相機的連線並顯示告警訊息,
由於這種問題通常是因為硬體故障所引發的, 重新做嘗試也會得到相同結果, 因此最好設定此參數來避免無謂的重試動作; 另外,
如果你的導星相機與拍攝影像相機有共用電路的情況, 記得將此數值設大一點, 最好是設成下載整張影像所需時間的最大值, 這點在使用不具備 SGP
功能的 SBIG 驅動程式時尤其重要, 不論是 PHD2 是否可以完美地處理這種問題, 在其硬體或驅動程式本上都可能潛藏著問題而需要在導星開始予以前排除。
- "影像併合"
- 設定支援這個參數設定的導星相機之硬體影像併合, 你可以指定導星相機曝光時進行影像併合, 請參照下方的說明。
- "使用裁切影像" - 設定支援此參數的導星相機, 讓 PHD2 僅
下載每次曝光後所得影像的 100x100 像素範圍的裁切影像, 這個功能對於下載影像速率很慢的導星相機特別有用, 如此可以讓導星更具效率,
此功能同樣可套用在校準及導星上, 於開始曝光且沒有選擇導星星體時, 會下載整張影像, 但是當選擇了導星星體後, 僅有裁切後的影像會被下載下來,
如果你使用裁切影像後又想選擇另一顆星星作為導星星體時, 只要點選裁切影像外的任一個影像區域就可以再次載入整張影像。
PHD2 所
內建的某些種類導星相機支援硬體層面的影像併合功能, 這個功能在你導長焦距望遠鏡或導星相機像素非常小的情況下很有用,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
導星星體亮度相當微弱, 導星影像可能會被過度取樣(over-sampling), 這種狀況並不是件好事,
微弱星體投射在許多像素極小的影像傳感器上時通常會導致很低的訊躁比, 併合影像可在有效降低相機讀取訊躁但同時也會增加影像的訊躁比, 因此,
如果你發現有過度取樣的情況發生時, 你就不用為此問題而降低導星星體位置精確度。選擇較高影像併合比例 (bining factor)
會產生以下的效應:
- 導星星體影像會有較高的 SNR 值, 讓星體較容易由背景區分出來, 這是唯一在你只能選用亮度微弱的星體 (SNR 值趨近於 3.0) 作為導星星體時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
- 由相機下載資料量會與影像併合比例成平方根關係, 對於即使在星點亮度足夠且有合理 SNR 未採用影像併合會有大量消耗 USB 資源的情況特別有用, 當然, 你也可以利用在選擇好導星星體後, 使用裁切影像的方式來達到相同的目的;
- 影
像併合後導星影像解析度 (影像尺寸) 會隨著併合比例而縮小, 在未併合影像的解析度遠小於 1 角秒/像素的情況下, 這樣做不會產生什麼問題,
但如果大於 1 角秒/像素的話, 通常會產生問題, 你可能需要事先檢測所使用的導星設備 (導星相機及導星鏡) 組合是否會產生這種情況;
- 每
階層的影像併合都需要使用個別的暗場及壞點影像庫, 這些影像不能互用也無法自動做轉換, 如果你預想得到需使用不同影像併合設定,
你得建立供各種影像併合設定的組態檔案, 要使用與目前不一樣的影像併合設定時, 直接切換設備組態檔, 這時候就會自動套用暗場及壞點影像庫。
絕大多數 PHD2
用戶都不需使用影像併合的功能, 除非你對此功能的運作非常了解而且很清楚你為何使用這項功能, 否則, 儘量避免使用這個功能吧!導星標籤頁

導星標籤頁顯示校準、導星星點追蹤及所有導星演算法共用的導星行為相關參數
導星星體追蹤
- '搜尋區域' - 設定星點追蹤框大小,
單位為像素. 如果你的赤道儀精準度不佳或者沒有對好極軸 (大都是這個原因!), 你可能得放大一點, 在使用導星小幫手時,
為了讓回差測量過程中不發生星點遺失的問題, 你可能需要暫時把這個範圍調大, 但千萬記得, 放大星點追蹤框會增加此框內出現多顆星體的機會,
而使導星出現問題;
- '星點質心偵測' - 讓 PHD2 監視導星星體相對於背景的亮度及大小;
- '星點質心容許度' - 如果勾選了 "啟用" 選項, PHD2 在測量星點亮度與大小超出此百分比時會發出 '星點遺失' 錯誤訊息, 這在導星星體追蹤框中有兩顆星體而你不讓 PHD2 誤判而切換到另顆星體時特別有用, 另外這個設定也可以避免因為雲、相機有高訊躁或α
粒子所引發的錯誤, 但如果您所選用的導星星體亮度太低有可能會導致不穩定的狀況, 如果你發現導星星體在畫面上都還明顯可見,
但就是一直有星點遺失的錯誤訊息產生的話, 將此參數值調高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核銷 '啟用' 選項或將門檻值設為 100 的話將會取消此功能。
校準
- '焦長' - 導星鏡的焦長 (釐米). 這個設定值是 PHD2 用來計算影像大小並以角秒為單位來回報導星效能所需要的兩個參數之一, 另一個參數是位於『相機』標籤頁的導星相機的像素大小;
- '校準步數大小' - 設定 PHD2 在
校準過程當中發出導星訊號的長度, 其用法在 『基礎導星』的『自動校準』章節中已有說明, 你可以依照校準過程中島星星體的位移快慢來調整這個參數,
以下說明可以當做你的設定準則: 當選擇導星星體位於赤緯 ˇ30 以內時, 校準步數設定為 8-14 步為佳;
The 'calculate...' 點擊其右側的『計算機』按鈕會顯示一個設定交談框來輔助你計算適當的數值。
- '自動恢復校準' - 通知
PHD2 當設備連接後自動載入最近一次校準資料, 請參考 Auto calibration 章節section 以了解影響和這樣做的潛在風險。
- '假
設赤緯與赤經軸為正交垂直' -
通常,校準過程會個別計算為赤經,赤緯拍攝角度。沒有必要非常精確地量測這個值也可以運作得好。但是,如果你的赤道儀有非常高的週期性誤差或視寧度非常
糟,您可能得要強制赤經及赤緯是垂直正交的。如果選擇該選項,PHD2將只計算為赤經的拍攝角度,然後斷定赤緯角度是與赤經為垂直。
- '清除赤道儀校準'
- 通知 PHD2 你要清除目前給赤道儀使用的校準資料並在重新開始導星前重作校準。您可能因各種因素而作此動作 - 如旋轉導星相機或轉向接近天極附近的目標等等,你也可以透過在主面上按住 Shift 鍵並點擊導星圖示來進行強制重新校準動作。
- '使用赤緯補償' - 如果 PHD2 可以通過 ASCOM 連接('赤道儀'或'輔助赤道儀')取得赤道儀目前指向的天球方位資料,它會依據目前赤緯角度來洞洞調整自動調整赤經導星速率。除在某些特殊情況 (如, SITECH 赤道儀控制器會自動地作補償不需要 PHD2 來處理) 外, 通常會核選此選項。
共用導星參數- '在校準或抖動後快速移回中心' - 校準或抖動過程中, 赤道儀可能會由開始"鎖定"位置移開一大段距離, 如果你和選這個選項, PHD2 會利用你在導星演算法標籤頁中所設定的"最長時間"發出導星命令儘速地將赤道儀移回原來鎖定位置, 這是用來優化導星的運作, 不是必要的選項。
- '過中天轉向後反轉赤緯輸出' - 通知 PHD2 在過中天翻轉赤道儀後如何來調整校準資料, 某些赤道儀會主動追蹤赤道儀指向狀態並自動反轉赤緯軸導星命令, 而某些則否; 不論是哪種情況下 PHD2
需要知道赤道儀是否會依照 "side-of-pier" 來改變追蹤行為, 你可能難以找到所使用赤道儀是否有支援這種功能的相關資訊,
你可以作個簡單的實驗來確認, 在取消這個核選項目情況下, 在赤道儀某側作校準, 然後將赤道儀轉向另一側,
選擇功能表『工具』項目中的『反轉校準』後開始導星, 如果運作正常, 那麼就讓這個選項為核消狀態, 如果你發現赤緯方向有跑掉的話,
請核選該選項並重複包含校準程序的整個程序。
- '啟用赤道儀導星訊號輸出'
- 正常情況下會核選此項目以通知 PHD2 發出導星命令給赤道儀, 但如果想要利用在沒有導星情況下赤道儀的行為來檢查週期性誤差大小和形狀或者因未對好極軸所導致的飄移現象。
- '當赤道儀轉向時停止導星' - 如果你透過 ASCOM 介面來導星, PHD2 會偵測赤道儀是否正在轉向, 是的話就會停止輸出導星命令。
校準步數計算器

使用 計
算機時,
請確認有正確地填入最上方的三個控制項目, 如果您已經在『整體』及『相機』標籤頁中設定了焦長及導星相機像素大小, 這些欄位便會自動帶過來,
。如果你使用 ASCOM 介面來連接赤道儀, "導星速率" 這個欄位及"校準赤緯" 這兩個欄位也會填入正確的數值, 不是的話,
你就得自己輸入, 導星速率以恆星時倍數的方式輸入 (對大多數的赤道儀可以輸入 1X 或 0.5X 恆星時, 你也可以輸入其他數值); 你可以讓
"校準步數" 這個欄位保留在預設的 12, 設成這個數值,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校準結果, 設得太小的話,
可能會因為視寧度或者赤道儀問題而導致校準發生問題, 當你改變這些欄位內容時, PHD2
會重新計算目前影像大小及建議的校準步數大小, 其後如果你點擊 『確認』按鈕, 這些數值會帶到『導星』交談框中的校準步數大小欄位中,
同時也會將焦長擊倒星相機像素大小欄位帶入『導星』及『相機』頁籤中, 反之, 如果你點擊計算機中的『取消』按鈕的話, 就不會改變任何的設定值,
記得, 除非你修改『導星速率』中的數值, 否則 PHD2 步會更改赤道儀導星速率的設定。導星演算法標籤頁

演算法標籤頁用於選擇所要使用的導星演算法和導星演算法相關的微調參數, 如果你改變了演算法選項, 所顯示的參數也會有明顯的改變。因此,所有與 導星演算法 相關的參數整合放在個別的區塊當中。
以下說明其他與導星演算法章節不相關的控制項目:
- '最長赤經週期' - 指定發出給赤經軸的最長導星訊號持續時間, 如果你想要避免因風吹、熱噪等潛在因素假事件而引起的誤差, 你可以降低此數值。
- '使用回差補償' - 此控制項設定 PHD2 是否在赤緯反轉時是否加上回差補償, 導星小幫手測量並計算所得到的結果可以作為回差補償參數決定的參考值, 額外的導星修正值 (回差補償值) 會顯示在『Amount』檢核框中, 這個數值可以利用 PHD2 下拉列表做調整來避免過度拍攝或震盪等問題, 雖然 PHD2 會自我調適以避免過度修正問題, 這個地方的回差補償會比起某些赤道儀控制器中所做的好一些, 如果你使用了 PHD2 中的回差補償功能, 記得要把赤道儀的回差補償功能關閉, 請參考 導星小幫手 中的詳細說明。
- '最長赤緯週期' - 指定發出給赤緯軸的最長導星訊號持續時間.
- '赤
緯導星模式' - 赤緯軸導星的額外控制項目, 赤緯軸導星與赤經軸上不同, 誤差的原因最主要不是因為齒輪的不完美所致,
而是因為沒有對好極軸或大氣蒙差所致, 在沒有過度修正的情況下通常會導致單一方向而且平順的誤差, 預設值 'auto' 告知 PHD2
在某些導星演算法中, 反轉的行為是正常的, 但是, 如果赤道儀本身就有很大的赤緯回差存在, 你可能得全面地避免反轉,
在這種情況下, 你可以選擇 'north' 或 'south' 來限制僅在此方向上作修正, 記得, 在這種模式下,
如果有修正量過大的情況發生, 在一段時間後會導致星點遺失, 因此如果你不容許反轉的話, 就把 aggressiveness 參數設得保守一點;
選擇 'none' 的話會將赤緯軸導星功能完全關閉。
其他設備標籤頁

如
果你有使用調適光學或相場旋轉器裝置時, 便會額外顯示『其他設備』標籤頁, 如有使用 AO 裝置就會看到上方關於 AO 的設定區塊,
你首先可以利用前四個參數來控制校準程序以及後續 '跳動' 動作執行時使用, '校準步數' 欄位設定 PHD2 於校準過程中上/下/左/右方向移動 tip/tilt 單元的數目, 導星星體的位置會在校準中的每次 leg 開始及結束時測量; 'Samples to average' 參數設定 PHD2
在每個點上要擷取幾次樣本, 由於導星星體會因為視寧度的關係而有些許的跳動, 因此平均影像相當重要, 如前所述, AO
裝置僅會有限度地修正導星星體的位移, 你可能會讓赤道儀在到達此限制前進行 '跳動(bump)' 動作, '跳動百分比'
欄位即用來設定這個門檻值, 要移動赤道儀, 整個跳動修正的步驟為 - '跳動步數' 欄位控制增量的大小, 如果跳動的動作已經開始而導星星體仍然位於 '跳動百分比' 的區域範圍外時, PHD2會
增加跳動幅度直到導星星體回到區域範圍為止, 此時至回到中心點所增加的額外移動量會繼續存在於 '跳動步數大小' 數值中,
會如此複雜是為了要在即使赤道儀跳動在不拉長導星的狀況下維持良好的導星結果, 在跳動的過程中, AO 裝置會持續地做修正動作, 如此 AO
中會以持續性地偏移來調整較大的 '赤道儀跳動'。
'Bump on dither' 選項通知 PHD2
當收到抖動命令時跳動赤道儀, 如此可以讓導星星體移回到接近 AO 裝置的中心位置上, 這個選項啟用/關閉 AO
導星命令的運作與導星標籤頁裡頭的 '啟用赤道儀導星' 核選項完全沒有關係, 因此你可以單獨啟用或關閉發出導星命令給 tip/tilt 裝置或者
'跳動' 命令給赤道儀, 同樣的道理, 設定 '清除 AO 校準' 選項也只會強制 AO 重新校準而不諱對赤道儀導星有任何影響。
當使用 AO 裝置時, '演算法' 標籤僅顯示出用以控制 AO 裝置本身的 tip/tilt 光學元件相關的選擇:

由
於 AO 裝置不會移動設備中的重組件, you can
afford to be more aggressive in your guide algorithm choices. AO
裝置預設的演算法為 'None', 也就是說不會使用任何歷史資料來計算修正值, 如此, 每次的修正都是基於最近一次拍攝的影像所計算的結果,
可以 100% 地修正當前的誤差; 如果你選擇其他種演算法, 你最好由較高的 aggressiveness (如 100%)
開始調整比較妥當; 因為不會用來控制 AO 裝置, 所以一般導星演算法上所見到的其他參數不會顯示在此標籤頁當中。
相場旋轉器只有一個設定參數來對應設備的 ASCOM 驅動程式中的正或負角度, 光學系統有翻轉影像時(通常是因為有奇數面鏡子)可以勾選 "反轉"
核選框來對應, 方向即旋轉角度都會用以調整校準資料, PHD2 遵循 ASCOM 標準, 旋轉角度以正上方為 0 度, 對著天空順時針方向旋轉的角度來表示相場旋轉角度, 不熟悉的話, 試一下就可以很快地知道相場旋轉角度的計算方式。